炒股就看,证券最新权威,人事专业,巨震及时,证券最新全面,人事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巨震 来源:券业行家 在行家号外报道《深夜惊雷,证券最新六名高管“重大违规”被问责》之后,人事光大证券紧急发布了董事长和监事长的巨震辞职公告。与最近十年来的证券最新另外两次危机相比,这家命运多舛的人事券商,是巨震否还能发展壮大? 深夜爆料人事地震 4月19日深夜,光大证券曝出人事异动: 因涉“八项规定”,证券最新党委书记、人事董事长闫峻被撤销党内职务,巨震降职处分。监事长刘济平被留党察看,降职处分。执行董事、总裁刘秋明被诫勉谈话。纪委书记范洪波受到警告处分。副总裁王忠、梅键被批评教育。 闫峻,现任光大证券董事长、执行董事。曾任总行营业部流通贸易信贷处副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公司业务三处副处长、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工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工行总行专项融资部(营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光大集团深改专员、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刘济平,现任光大证券监事长。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担任光大证券董事。曾任光大集团董事、审计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监事长,光大投资监事,光大金控董事,国家审计署投资审计司副处长、处长。 刘秋明,现任光大证券执行董事、总裁。曾任申银万国证券机构业务负责人,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平安集团执委、平安证券副总裁,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 王忠,现任光大证券副总裁。曾任公司债券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光大金控资管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业务董事,证券投资部投资经理部负责人。 梅键,现任光大证券副总裁。曾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经纪业务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等职。 另据部分媒体报道,新任董事长和监事长人选已经确定。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赵陵或将出任光大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光大集团内控合规部副总经理梁毅或将接任光大证券监事长。 行家注意到,2021年以来,“光大系”近来不断传出高管“落马”的事件。就在今天,中纪委驻光大集团纪检监察组、山东省潍坊市监察委员会发布信息称,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 公告回应媒体报道 今日(2022年4月20日)早间,光大证券官宣了董事长、监事长双双辞职的公告。毫不意外的,这份公告并没有对两位高管在任职期间的贡献致以感谢词。 光大证券表示,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4月19日收到董事长闫峻先生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原因,闫峻先生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集人职务。同日,公司监事会收到监事长刘济平先生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原因,刘济平先生辞去公司监事长、监事及监事会治理监督委员会委员职务。 经公司半数以上董事推举,由董事、总裁刘秋明先生代行董事长职务,直至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为止。经公司半数以上监事推举,由监事吴春盛先生代为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直至新任监事长选举产生为止。 光大证券称,公司注意到部分媒体关于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报道。目前,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未有变化,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正常。新任董事长和监事长人选正在遴选中,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要求,尽快履行公司治理程序。 与此同时,光大证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有关信息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相关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股价开门放量下跌 不过,光大证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像公告所称那样。 早盘,光大证券跳空低开5.28%,其后跌幅收窄,但始终未触及昨日收盘价。全天成交量30.24万手,较上一天增加117%。换手率0.77%,较上一天(0.36%)翻了一番。收报11.85元/股,下跌4.13%,市值单日缩水超过23亿元——这一数值几乎相当于光大证券2021年净利润的2/3。 横向来看,在41家A股上市券商中,光大证券居于跌幅榜第二位。而跌幅榜首位的,公开信息显示,将在五一节后迎来第一波解禁。 同城研报曾有点评 月前,光大证券披露了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0%;归母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增长49.28%。 就在今年4月8日,同样base上海的申银万国研究所针对光大证券2021年报,做出了题为《轻资本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减值压力逐步缓释》的点评。 这篇研报对光大证券给出了颇为正面的评价,主要观点包括:轻资本业务(经纪、投行、资管)贡献收入占比超过六成,财富管理表现相对更优;代销产品收入和机构佣金占经纪收入比重增加,抢先布局公募券结产品赛道。股票质押风险压降力度大,信用减值及预计负债计提均同比大幅减少;MPS事项带来的累计负债增至52.8亿,预计已基本出清。 考虑到年初至今权益市场震荡下行,两位分析师下调了此前的盈利预测,将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由50亿元下调至43亿元,同比增幅依然预计达到23.9%。 三次危机导致高管更迭 回到本次事件,这可能是光大证券最近十年来遭遇的第三次危机。在此之前,光大证券的816乌龙指事件和MPS事件,均直接导致了高管更迭。 十年沧桑,仅从股价和年报便可见一斑。 乌龙指事件:时任总裁终身禁入 2011年8月28日,唐双宁正式卸任光大证券董事长一职。光大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袁长清出任光大证券董事长。 2013年8月16日,午前11时许,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进行ETF套利交易时出现“乌龙指”,以234亿元的巨额资金申购180ETF成分股,其中72亿的成交单被确认。这一操作导致上证指数在一分钟内拉升超过5%,并引发市场猜测。 为挽回高达72亿元的损失,光大证券开启自救:时任董事会秘书梅键对媒体否认“乌龙指”;策略投资部疯狂卖空股票、做空股指期货。截至当日收盘,光大证券的资金缺口收窄到了8亿。 事发一周后,光大证券于2013年8月23日公告总裁徐浩明离任。由董事长袁长清代行总裁职务。其后,高管名单中的助理总裁杨赤忠,董秘梅键在当年8月31日离任。 同一天,光大证券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同年11月,证监会正式做出处罚,认定光大证券“自救”构成内幕交易,叫停光大证券自营业务资格,并暂停审批新业务。包括时任总裁徐浩明在内的四位责任人均被顶格处以60万元罚款,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时任董秘梅键责令改正,并处罚金20万元。 其后数年间,因在乌龙指事件中反向交易受损的投资者,向光大证券索赔,并且几乎都得到了法院支持。 MPS事件:时任董事长离任后被查 在徐浩明引咎辞职之后,时任副总裁薛峰临危受命,主持工作。2014年1月22日,他正式担任总裁。2014年9月15日,光大证券换届,郭新双当选董事长、薛峰当选副董事长。 两年后的2016年11月2日,郭新双因工作调整,辞去光大证券董事长职务。薛峰一身二任,兼任董事长、总裁。2017年12月5日,出身证监系统的周健男,担任光大证券执行总裁。 2016年,光大证券与当时如日中天的暴风集团联手组建浸鑫基金,以47亿收购海外体育版权巨头MP Silva Holdings S.A(简称:MPS)65%股权。 而在浸鑫基金募集的52亿元资金中,光大资本作为劣后级合伙人,直接出资6000万元;“大头”资金均来自包括、华瑞银行等在内的优先级合伙人。 这次海外并购仅过了两年零四个月,MPS就在2018年10月宣布破产。光大证券的投资血本无归不说,还因为曾出具的《差额补足函》,被招商银行、华瑞银行轮流追债,金额超过35亿元。 2019年2月,MPS事件正式爆发。薛峰因被监管处罚,未能出席2018年的年报审议工作,由闫峻先生代为履职。2019年4月28日,薛峰辞任董事长,闫峻代行董事长之职。 同一年,光大证券还有多位高管辞职:2019年8月1日,首席风险官王勇辞任;10月7日,执行总裁周健男辞任;10月18日,合规总监陈岚女士辞任;12月27日,业务总监潘剑云辞任。高管层严重空缺之际,董事会秘书朱勤女士一度身兼五职。 三年后的2022年3月,上交所对光大证券及薛峰出具纪律处分决定书。因在收购MPS中对于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项瑕疵,光大证券及时任董事长薛峰被通报批评。而光大证券曾在申辩意见书中点名薛峰“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更有消息称,薛峰因在MPS事件中玩忽职守,以及在任期间人事任用存在受贿行为,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公诉。 中央巡视:董事长、监事长“下课” 在薛峰辞任之后,闫峻于2019年7月3日正式担任光大证券董事长。2020年3月13日,刘秋明任执行董事、总裁。 自2019年业绩触底以来,光大证券经历了艰难的复苏。2021年度,光大证券的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新高。 2021年底,中央第五巡视组进驻光大集团。今年2月披露的巡视反馈意见显示,光大集团部分直管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存在差距,内部治理体系有短板等问题。 行家发现,光大证券官网现有多项涉及中央巡视的工作会议。但被点名的六位高管具体的违规事项,行家没有得到更为明确的消息。 而本次高管异动事件,是否会对光大证券造成深远的影响?后续是否还会有更多的高管变动。即将履新的掌门,是否任重道远? |